close
拖拖拉拉的香港養豬之旅終於來到第二天,這天依然是一路吃喝
不過半夜我睡的非常不好,除了抽籤跟我外甥女睡一張床之外
半夜覺得冷氣很吵又冷,還起來跑去拿了浴袍蓋在身上再蓋棉被
一直醒來問我姊,現在幾點了,還曾經一度醒過來之後發現我怎麼身上只有蓋浴袍
就這樣反反覆覆,好不容易6:50我姊準時起來
卻發現我有發燒的跡象,趕快喝了一包伏冒熱飲,7:45從尖沙咀這邊出門

這麼早的原因是今天早上要去吃米其林一星的港式飲茶
網路上大推,因為便宜又好吃,當然地點就比較偏僻
從尖沙咀這邊要搭紅色的荃灣線往北五站
到深水埗這站從B2出口出來

這樣的景色就是我記憶中的老香港,雖然現在的樣貌也比較現代化了
也許習慣中環、尖沙咀櫛比鱗次高樓的觀光客會不習慣,但我真的喜歡這樣的景致
就沿著這條路一路往南走,經過南昌街、石峽尾街、黃竹街之後就會到添好運啦
所以我們就踏著有點緊張的步伐往前走,深怕走太慢等等就添好運就客滿哩

走沒多久,看到熟悉的招牌

榮華茶餐廳耶,這是我這次來香港之前朝思暮想的茶餐廳,雞尾包跟蛋塔都很令人懷念
本來有個衝動就進去吃早餐,不過來這邊的重點是添好運,最後我姊說等等吃完回來再決定

一路往南走,兩邊都是比較舊的景色

一樓有滿多這種塑膠禮品、用品的販賣店,當然早上八點多一些些來是還沒開門營業的

當中會經過一條需要等紅綠燈的馬路

車好少,是這四天在香港少見的喔,基本上我們住的尖沙咀一帶是很繁忙的商業區呀

繼續往南走,旁邊有正在更新的大樓

其實早些時候,深水埗這邊住的都是比較貧窮一點的,多人擠在小小間的房子內不罕見
現在香港政府有意將這邊重新規劃
但沿路不難看到遺留的痕跡

真的是比較混亂一些的市容

撇開個人感想,從地鐵往南大約走十分鐘左右,就看到添好運的招牌囉

超開心的啊,一來是因為這間店真的很難找,二來是,來香港怎麼可以不吃飲茶呢?
雖然香港人好像習慣稱呼為吃點心就是了

走近一看

呼,幸好店門口沒有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小小放了一點心

店門口有個公告跟大家說排隊規則

而且要開第四家分店了,北角也是遠離市區的地方
我想這樣才能維持添好運一貫的便宜又好吃的傳統吧

另一側牆上則是報章雜誌的報導


戰戰兢兢打開店門之後,發現,哇,才早上8:15左右,店內已經坐了七、八成滿
幸好還有四人座位,話不多說,趕快坐下來
桌上已經擺放好餐具跟充當menu的餐紙啦


會有一張左邊這樣的單子讓大家勾選,勾選好則打出右邊的單子

我們一共點八樣,再加上茶資,總共也才港幣145元,而且沒有服務費
別說台灣了,香港中環、尖沙咀這價位恐怕吃不到這麼多點心

茶則是一桶已經擺好在桌上,不需要請服務生加茶囉

坦白說,這茶真的還好還好,反正重點不是茶啦
那入境隨俗,也是要倒茶出來清洗一下餐具囉

等待的時候來拍張照,順便讓大家看一下店內的環境

我有點無神跟水腫吼,沒辦法,這次去香港幾乎每天都在發燒,晚上也比較難睡好
等待點心的時候,有稍微觀察一下店內的人群,看起來大部分都是附近的住戶
也有幾桌像我們這樣開心拍照的觀光客囉

稍微等一下,地一道點心,古法糯米雞就來囉

看起來有質樸的感覺,打開一看

呃,份量看起來很大耶,這是我堅持要點的,我想我當時應該是很餓想吃飯吧
夾一口起來吃之後,我就發現,一定要丟掉我們在台灣飲茶的口感、滋味跟想法
因為每一道吃起來都跟我們在以往飲茶的味覺完全不一樣
像這糯米蒸的熟透,荷葉的味道滲在其中,飯粒卻不軟爛,嚼起來有淡淡的荷葉味卻不死鹹
好吃又很飽足

黃沙豬潤腸

就是腸粉,沒有點叉燒腸粉是因為想要知道這腸粉有多特別
腸粉上桌之後,服務生才會現加醬汁
腸粉皮滑溜的呀,一夾就斷但卻不是因為蒸過頭的關係
裡面包的是豬肝,連同腸粉一起吃,毫無腥味還保留豬肝的口感

晶瑩鮮蝦餃

這是我外甥女必點的,外皮並不會像以往吃到的飲茶那樣黏在紙上
蝦餃飽滿外皮有些許彈牙的感覺

蒸鳳爪

已經蒸的很入味的,一咬就骨肉分離,也許習慣台灣吃到的鳳爪有醬油的死鹹
原本預期這也是很鹹的口味,卻比想像中的清淡一些

香滑馬拉糕

原本是想當成收尾的甜點,沒想到又是一道出乎意料之外的點心
馬拉糕體濕潤,但咬起來沒有過膩的甜,反帶著稍許的鹹味
而這味道介於巧克力跟黑糖之間,相當難以形容呀

煎臘味蘿白糕

就是我們熟知的蘿蔔糕囉,但味道足,咬起來Q彈,我根本不需要沾醬呢

酥皮焗叉燒包

這就是添好運成為米其林一星的一道創意點心
完全超乎過往對叉燒酥的印象,皮酥到一碰到嘴唇就化開了
一口咬下是無法形容的口感,叉燒跟酥皮和在一起,味道好極了

豬肚雞球燒賣

想說向來都是蟹黃燒賣沒有什麼新鮮感,就點了這道
顧名思義,最上方的是豬肚,下夾雞球,豬肚一咬就斷,是個成功的新奇組合

雖然menu上還有很多很想吃的點心,但一大早我們的肚子也裝不下太多
最後有幾樣必須打包帶走路上累了繼續吃
向旁邊一直很忙碌的服務生小姐說要打包,就給我們袋子自己裝啦

由我外甥女為大家示範囉

添好運真的不愧是米其林一星,每一道點心味道都很好,沒有一道令人後悔
只可惜沒有多帶幾個胃啊~

吃完之後,想說外面會大排長龍

是還沒有啦,但從放在外邊的椅子數量不難想像排隊的盛況
那因為終於順利的吃到了,心情很開心,所以拍了這張奸笑的照片XD

接著就往回走到地鐵站,還記得剛剛經過的榮華茶餐廳嘛?

看到這價位跟內容,我一口就咬定這就是在尖沙咀已經倒閉的那家榮華茶餐廳
因為他也有賣蛋塔跟雞尾包

see,這麼誘人,而且價錢超便宜,我們毫不猶豫就買了蛋塔、菠蘿包跟雞尾包
一共也才港幣9元,這價錢也只有遠離商業區的地帶才有吧~~~

稍後我們回到 Holiday Inn 休息時有拿出來吃
先瞧瞧蛋塔

澳門茶餐廳 的蛋塔不一樣,塔皮香酥,裡邊的蛋滑嫩,在嘴裡香味四溢
好懷念耶,正宗的香港蛋塔

另外還有菠蘿包跟雞尾包

噗,都跌倒了,這是傳統的美味呀

其實我們從深水埗地鐵站出來走沒多久就經過公和荳品廠,雖然他不在我們養豬的名單上
但網路上也滿多人推的,就想說大膽往前給他看一下

看到這價錢,我們決定,那不如坐下來吃吃看好了,以免向隅

店內的樣貌

感覺從開店到現在都沒有什麼變化吧

店還不小,前面這一區有座位,充當店面囉


坐下往外看

感覺很像我們城中市場,而且這些荳腐看起來很好吃,本來在想說要不要點個煎豆腐
但考慮到在這之前才吃了超滿足的點心,忍痛放棄,只點了甜的荳花跟荳漿

荳花

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沒有我們台灣習慣加的花生或粉圓或甜膩到令人受不了的糖水
但卻有懷舊跟紮實的口感,吃起來就是真材實料,單純的黃豆味跟淡淡的香氣
我們一直在想該不會這還是用石磨磨出來的吧

旁邊有一盒這個

不是黃糖喔,而是黃豆粉,加一些在荳花內吧

看起來不顯眼的黃豆粉這時候發揮提味的功能
讓荳花吃起來有甜味、更順口,卻不搶走主角風采

另外我們點的一杯荳漿

看起來好像很不起眼,但這是我近來喝到最讚的荳漿
味道醇、甜度適中,喝起來很有古早的感覺,讓人不禁一口接一口

請看

縱使剛剛點心吃很飽,但這荳漿真的很實在,這種悶熱的天氣喝起來竟然很爽口

不在行程內的荳花跟荳漿,卻讓我們吃喝的很滿意,我想旅途的小驚喜確實令人難忘呢

離開公和荳品廠,在地鐵站的旁邊,有間賣伴手禮的坤記士多

沒開,很殘念,據說是好吃的糕點,可惜無緣一嚐呀

以前只是從旅遊書深水埗,但這次來香港,透過吃吃喝喝讓我對這邊有新的認識
最實際的就是,這邊的店真的好吃又便宜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tiekao 的頭像
    katiekao

    糊里糊塗國的迷妹

    katie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